第五號屠宰場.jpg   

  • 作者: 馮內果
  • 譯者:洛夫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07/04/16
      • 叢書系列:馮內果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256頁 

 

全世界最偉大的反戰書之ㄧ 
詼諧……,卻不容笑的餘地∕悲傷,卻流不出淚來

《第五號屠宰場》因為一場戰爭而起,卻影響了另一場戰爭。 
馮內果藉此撼動了七○年代、越戰時期的美國年輕人,點燃了新世代的觀念之火!

  1945年,德勒斯登遭到大轟炸時,馮內果本人正巧身在德國。他和其他戰俘一起,在「第五號屠宰場」地下貯存獸肉的地窖裡捱過了一夜,逃避了頭頂上的一場狂轟濫炸。二次大戰的親身經驗,衍生出了這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

  馮內果運用科幻小說的技巧,讓主人翁畢勒在德勒斯登一場因空襲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後,展開了一場自由穿梭時空的冒險之旅。這次的經歷讓他認識了四度空間,也學會了如何看待死亡。在《第五號屠宰場》裡,無論戰場上或時空旅行中,馮內果描述許多面臨生死邊緣或受苦受難的人所採取的方式皆是冷靜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層,人類可以無視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任憑自己的心靈自由飄蕩,八方馳騁。

作者簡介

馮內果(Kurt Vonnegut, 1922-)

  美國尚健在的為數不多的現代文學大師之一,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第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冠軍早餐》、《囚鳥》、《時震》等。曾在康乃爾大學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航空部隊,戰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人類學,四○年代後期成為記者和作家。他著有十四本極受好評的小說和無數的短文和評論。1963年《貓的搖籃》出版時他被封為「真正的藝術家」,1968年《第五號屠宰場》一書的出版,更奠定了他在美國及世界文壇的地位。他慣有的黑色幽默、諷刺的筆調和豐富的想像力自1959年起就擄掠了全美國的注意,他確如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公開推崇所言: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譯者簡介

洛夫

  本姓莫,著名詩人。1954年與張默、亞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洛夫早年為一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詩壇譽為「詩魔」。近年沉潛於書法之探索,不僅長於魏碑漢隸,尤精於行草。

 


 

  作者藉由自身經驗延伸出《第五號屠宰場》,提醒世人「戰爭」是隻暴力且自私的怪獸,只要跟隨死神一同前往戰火肆虐後的土地,吸取四處蔓延的恐懼便能日益壯大。二戰時期無論美國、德國、俄國...各自為了捍衛國家主權或霸道獨裁統治,皆選擇採取武力回擊,這群握有大權的上位者只要一聲令下戰機坦克紛紛出籠,在震耳欲聾的轟隆聲中無情砲彈便席捲而來,一次次衝擊爆炸在德勒斯登所造成的惡意破壞,不免撼動每個人心底最脆弱的神經,徹底擊潰求生意志與希望。

  無與倫比沉重的《第五號屠宰場》是馮內果用冷靜客觀甚至可說是淡定漠然的口吻輕描淡寫地下筆完成,雖說是非常聳動的反戰議題,但內容對於戰爭情景沒有過多描繪,重點放在跳躍式的劇情和『就是這麼回事』那句經典名言,在書中重複無數次用來作為段落結語。無論是何種身分、處於怎樣的地理背景、選出哪個時段的人生剖面圖來展開,生命就是充滿各種意外和可能性,如此生動、如此脆弱、在任何時候皆難以掌控。我們被時代洪流的事件所推擠迫害,不由自主地前進或後退,偶爾舌尖上的苦辣酸甜無法獨自享用。

  唉~我想稍稍抱怨,請容我直白地問一句「寫這麼難懂是要給誰看呢?」。嘗試閱讀很多文學界所謂的『經典文學』,例如:惡童三部曲、大亨小傳、一九八四、第六病房等等,說實在的這些號稱必讀的書都很難看,我個人對於難看的定義是指該書想透過意識形態的方式傳達作者高道德的個人主張,但攤開書本整體故事貫連性低、內容空泛需要大量自行腦補。類似參加國文考試時告訴你幾個單字,然後請你試著揣摩作者的心意去寫出一篇作文,過程中讀得很累又不是很明白主題,好吧,是我的文學素養不夠才無法參透真義,還是簡單的童書小說比較適合我(攤手)。

  如果只是想放鬆心情讀些課外讀物的讀者們請放下本書速速退後,因為《第五號屠宰場》完全達不到您的要求,您絕對有其他更好的閱讀選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laughterhouse-Five Kurt Vonnegut
    全站熱搜

    O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